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理论探讨│档案形成中的有意识与哲学上的物质意识关系之辩 ——档案形成中的人为意识问题研究之一

2018/7/17 8:46:38      点击:

摘 要:近年来,有的论述直接将“档案有意识形成”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连接在一起,并机械地认为“档案有意识形成”论是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这给深入研究档案的形成问题带来了极大的障碍。要想把档案形成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就必须突破这一来自政治上的桎梏。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形成理论的研究回归到学术的层面,达到应有目的。


关键词:档案;有意识形成;物质意识;思辩

 


目前,在档案的形成过程中,人的意识或者说档案人的意识在其间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这里体现出的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与纯哲学意义上的唯心主义是否真的有什么瓜葛?类似这些问题看来是档案工作实践和档案学理论研究中不应回避的基本问题。

为此,笔者特对此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却又不免浅陋的研究,并形成了“档案形成中的人为意识问题研究”一组四篇文章:先后为“档案形成中的有意识与哲学上的物质意识关系之辩”“档案的前身是人类有意识形成的”“档案是人类有意识形成的”“论档案有意识形成中的‘人’”。之所以将本文作为开篇,原因是要想把档案到底是“自然形成”抑或“直接形成”的,还是“有意识形成”的争论引向深入,就必须理清档案的有意识形成与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意识关系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够很好的解决,那么对于深入研究档案的形成问题则是极为不利的。

1.问题的提出

1.1目前在档案形成的研究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

1.1.1 档案是自然形成的。“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在我国提出较早,档案工作的老前辈曾三针对大跃进中“大办档案”的特殊情况指出“档案是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今天谁要来‘写’档案,是写不出来的。”[1]这一观点对我国的档案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随后有不少支持者,如“档案是不能根据任何人的主观愿望去制造的,档案是在社会实践中自然形成的。”[2]“档案是在社会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也就是说档案形成是有规律的。中国档案界习惯称之为档案自然形成规律。”[3]

1.1.2 档案是有意识形成的。与“档案自然形成”观相对应的便是“档案有意识形成”的观点。如“档案是人们有意识地对文件材料进行挑选和保存的结果。”[4]“档案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经过人们有意识地加工处理,包括对文件材料保管价值的鉴定、分类组合、立卷编目等等。”[5]“实际上文件不能自然转化为档案,从文件到档案,必须有人的主观活动的参与,或者说档案的形成是人类有意识活动的结果。”[6]“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说明档案是有意识形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人们的意识与干预,没有归档这一主体行动,就没有档案。”[7]“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创造的记忆替代物。”[8]

1.1.3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即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如“档案不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档案是直接形成的。”[9]“档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而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材料,是直接形成的。”“如果我们排除‘保存备查’‘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等档案工作的内容和人为的限定范围,不附加‘归档’‘集中保存’‘挑选、整理和立卷’等等档案管理者设定的人为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得出档案是直接形成的结论。”[10]刘东斌先生还从档案的起源、档案的记忆功能、档案之义先于文件、档案的记录过程等方面论述了档案的直接形成。甚至还提出了“档案实质上是文件的前身,文件不过是档案的副本--复制件”的观点。[11]